• 浅论如何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速度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1-25 23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    本文转自:怀化日报

    曾凤莲

   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、认识世界、发展思维,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,是人们寻求知识、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类进入现代信息时代,知识膨胀,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获取、汇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。信息量迅猛增加,而阅读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着阅读量的大小,关系着阅读质量的好坏。当前的义务教育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: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。提高学生速读能力,是义务教育的要求,是时代发展的需要。因此,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,扩大阅读量,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、开阔眼界,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。

    一、趣味导入,激发阅读期待

    美国教育家、心理学家布鲁纳说:“学习的最好刺激,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。”可见,兴趣是引起学生主动实行学习的关键,开展阅读活动之初就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显得尤为重要。《搭石》作为五年级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,担负着激发孩子对阅读速度这个策略的兴趣,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,因此,在导入环节,应巧设情景,借助多媒体课件集画面、声音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优势,展示小溪情境图及潺潺的流水声,溪两旁站着几个急着过溪的孩子,老师问学生: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孩子们走过小溪又不打湿鞋袜?同学们侃侃而谈,情趣浓厚,老师借机引出作者及他的家乡,进入文本,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,启动了阅读文本的内驱力,阅读速度于无形中得以提高。

    二、计量时间,强化速读意识

    教育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“提高阅读速度”策略单元,在教学本单元伊始,老师要引导孩子读课前导读的学习要求,走进“有速度的阅读”,然后按照本课“导读提示”进行默读实践,记下所用时间。提醒学生计时是在自己对阅读的内容有了解的基础上记下阅读时间。在教学《冀中的地道战》的初读感知环节,老师通过课件出示了一个大大的钟表计时器,同时要求学生做到:集中注意力,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;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尽量不回读;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速度测试,记下所用的时间。老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阅读的速度,记下自己读完并初步理解课文所花的时间,在学生阅读完后,借助课后习题中学习伙伴的情境交流,请不同阅读时长的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,通过交流总结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,强化学生关注阅读速度的意识。

    三、问题引路,增强阅读兴趣

    小学生天生好奇、爱问,富有挑战精神。在阅读活动中,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,巧妙、合理设计问题,从而激活学生思维,促进学生主动探究,敏于发现。如《“精彩极了”和“糟糕透了”》一课,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,学生纷纷问道:妈妈为什么总是说“精彩极了”,而爸爸总说“糟糕透了”?他们这样说会怎么样呢?带着问题阅读,可以迅速寻找文中与问题有关的信息,忽略其他与问题无关的语段,这样的阅读无疑是高效的,不仅可以节省阅读时间,提高阅读速度,还解答了相关问题。

    四、紧扣文眼,加强阅读时效

    将厚书读薄,把长文读短,历来是快速阅读的最佳体现。在小学阅读教学中,如能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完一段文字后暂作停顿,回顾刚读的内容,紧扣“文眼”或全文中心词,将其概括成一句话或提炼成小标题。《四季之美》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,用细腻隽秀的文字描绘了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美景。导入新课时,老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,找出四个季节的特点,紧扣文眼“美”字,借助每部分关键词句凝练成小标题。这种小标题似的概括本身就是快速浏览文字的活动,学生在快速浏览中,初步把握了课文,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思路,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进行逐步深入地理解。阅读活动如能在提炼中升华,就会松而不散,阅读的整体性得到了保障,精读理解也就水到渠成。

    另外,借助关键词句读、连词成句读等方法也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小妙招。提高阅读速度非一日之功,学生从有所认知到形成能力,再到养成习惯,最终形成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,不仅需要方法的指导,也需要持续的阅读实践。

    (作者系怀化市氵舞水小学教师)


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下一篇:没有了